中國古典詩詞的發(fā)展歷史簡介

在中國文學史上,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詩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《詩經(jīng)》,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,一共三百零五篇,古稱《詩》或《詩三百篇》。繼《詩經(jīng)》之后,公元前四世紀,出現(xiàn)了一種新的詩體--“楚辭”,它的創(chuàng)始人是屈原。后來,漢朝人把屈原,宋玉等人寫的作品編成一書,叫《楚辭》。到了漢代,出現(xiàn)了為配合音樂而歌唱的詩即“樂府詩”。在魏晉南北朝以前,詩的格律和聲韻還沒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規(guī)律,只是由作者按照個人的內(nèi)容需要和聲韻感覺來進行寫作。到了魏晉,由于受到了印度(古稱天竺)的梵音學的影響,我國的聲韻學得到了發(fā)展。唐代是我國詩歌發(fā)展的全盛時期,是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。在繼承前代詩歌的基礎上,唐代的詩歌有了進一步的發(fā)展,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類,如古風,格律詩等。在唐代中期,由詩派生出新的體裁,這種體裁到了宋代最為發(fā)達,這就是詞。到了元明兩代,又出現(xiàn)了一種新的體裁,叫曲,也稱散曲?!?a href="/shiCiLiShi.php" title="中國詩詞的發(fā)展歷史">[詳細資料]
  • 先秦歷史

    【先秦】   奴隸社會及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。始自商周時期,至秦(前221~前206)統(tǒng)一中國。 先秦散文 中國遠古至秦統(tǒng)一前的無韻文。先秦散文的形成和發(fā)展,有其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社會基礎。中國文字的起源可上溯到6000年前。半坡遺…

  • 漢朝歷史

    【漢(公元前202~公元220)】   中國繼秦而出現(xiàn)的統(tǒng)一王朝。包括西漢和東漢(也稱前漢和后漢),分別建都于長安和洛(雒)陽。在兩漢之際,還有王莽、劉玄兩個短暫的統(tǒng)治時期。漢高祖劉邦建立的西漢王朝,各種制度基本上沿襲秦朝而有所增益,力求在穩(wěn)定中求發(fā)展…

  • 魏晉歷史

    【魏晉(220~420)】 三國(220~280)   中國歷史上繼東漢而出現(xiàn)的時代。由于魏、蜀、吳三個國家鼎立而得名。三國始于220年魏國代漢,以280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。   東漢中平六年(189)靈帝死,劉辯繼立為少帝。執(zhí)政的何太后兄何進聯(lián)絡袁紹,密謀盡殺宦官,并召并州…

  • 南北朝歷史

    【南北朝(386~589)】  從386年北魏建國到589年隋統(tǒng)一,中國歷史上形成的南北對峙局面。南朝從420年劉裕代晉到589年陳亡,經(jīng)歷宋、齊、梁、陳四代。北朝從386年魏道武帝建立北魏開始,到534年分裂為東魏、西魏。后來北齊代東魏,北周代西魏,北周又于577年滅北齊。5…

  • 唐朝歷史

    【唐朝(618年~907年)】,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。   李淵于618年建立了唐朝,以長安(今陜西西安)為首都。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,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。在690年,武則天改國號“唐”為“周”,遷都洛陽,稱神都,史稱武周,也稱…

  • 隋朝歷史

    隋朝(581年-618年,一說619年或630年),是中國歷史上,上承南北朝、下啟唐朝重要的朝代,史學家常把其與唐朝合稱隋唐。581年楊堅滅北周靜帝,定國號為“隋”,北周覆亡。618年隋恭帝楊侑讓位李淵,隋滅亡。國祚38年。 為了鞏固隋朝的發(fā)展,在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及外交…

  • 宋朝歷史

    【北宋歷史】 (960~1127年) 公元960年,后周大將趙匡胤發(fā)動陳橋兵變,建立宋朝,定都汴京(今屬河南開封),史稱“北宋”。趙匡胤就是宋太祖。在當時,除了剛建立起來的宋朝之外,還同時存在著后蜀、南漢、南唐、吳越、北漢等割據(jù)勢力。于是自宋朝建國伊始,宋太…

  • 元朝歷史

    【元(1271~1368)】   中國歷史上蒙古族統(tǒng)治者建立的統(tǒng)一王朝。1206年,成吉思汗建國于漠北,號大蒙古國。1235年,窩闊臺建哈刺和林城(即和林)為國都。大蒙古國統(tǒng)治亞洲和歐洲廣大地區(qū)。按臺山(今阿爾泰山)以西術赤、察合臺、窩闊臺封地以及旭烈兀西征后據(jù)有…

  • 明朝歷史

    【明(1368~1644)】   中國歷史上繼元之后的統(tǒng)一王朝。1368年,朱元璋推翻元朝統(tǒng)治,在應天(今南京)稱帝,國號明。永樂十九年(1421),明成祖遷都北京。疆域最廣時,東北抵日本海、鄂霍次克海、兀的河(今烏第河)流域,西北到新疆哈密,西南包有今西藏、云南,東…

  • 清朝歷史

    【清(1636~1911)】   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。由滿族統(tǒng)治者建立。明萬歷四十四年(1616),努爾哈赤稱汗,國號大金(史稱后金)。明崇禎九年(1636)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。1644年清軍入關,確立對全國的統(tǒng)治。宣統(tǒng)三年(1911),辛亥革命推翻清朝。翌年清帝被迫遜位。…

  • 近代歷史

    【簡介】   近代,是指中英鴉片戰(zhàn)爭開始(1840年)到五四運動(1919年)這中間的一段時間【1919年到1949年為現(xiàn)代,1949年以后為當代】,歷經(jīng)清王朝晚期、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、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,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,也是中華…

  • 當代歷史

    通常意義上所指的當代,是對人類發(fā)展歷史時間段的一個定性界定。從全球來看,當代應該是指以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為標志以后的時期延續(xù)至今后。第三次科技革命,是以原子能、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,涉及信息技術、新能源技術、新材料技術、…